超越獎杯 找到真正的價值

作者:採訪、撰文◎徐允華 來源:期刊 - 2018靈糧季刊第四季 - 2018-10-22出版 類別:人物故事

刊登日期/ 2018.10.02

「藝人Sandy跟我同教會耶!」也許你曾在教會的特會及活動中,看見吳姍儒Sandy服事的身影。其實12歲就在台北靈糧堂聚會的藝人吳姍儒Sandy,信主已16年;今年的青年覺醒特會,就站在台上以自身的生命經歷,鼓勵青少年要倚靠上帝,訂出夢想。

Sandy小時候,家裡裝修房子,來的一整隊工班都是基督徒,「你能想像在工地裡播詩歌,師傅們在飯前禱告嗎?」後來設計師帶著Sandy進了教會。早熟的她,小學畢業後直接進入青年牧區,當時晏信中牧師是她的區牧。

 

個性雖然獨立 願做順服的小羊

Sandy說:「我生命中很難再出現第二位信中哥。」曾經,信中哥開玩笑說:「想追Sandy?那要對我好一點!」對此,Sandy笑道:「這是真的。信中哥對我來說非常重要,他看著我從小長大,非常了解我。對他,我絕對聽話。」因著父親工作忙碌,Sandy在14歲時獨自出國念書,成長過程中,對「男人」和「父親」的角色並不熟悉。回國後,從小女孩變成凡事獨立的21歲女性,父親的角色似乎更加遙遠,親子之間有著尷尬和不理解。「信中哥不是我真正的爸爸,不會限制我,反而能從他的角度使我明白為父的心、父親的需要,讓我開始和爸爸有好的對話,建立親密的關係。」

目前Sandy在信中哥帶領的藝人小組裡聚會。她表示,藝術人天生敏感感性,又身處競爭激烈的環境中,容易迷失自我,而牧養必須有規範,同時要付出許多時間心力,「信中哥為我們付出很多,這不只因牧者跟上帝的約定,而是要他真的願意。」因此Sandy平時就會主動報告近況,「千萬不要只在發生事情時才找牧者!這是我們體貼牧者很好的方式。」

 

能擺爛又能呼救  神是最好的情人

對於總要求自己做到120分的Sandy,信中牧師常點出:「妳知道妳自己在幹嘛?」信中牧師教她處理,也要她學習安靜,不要花時間力氣在外界的聲音上,聰明的她因此學會她所謂的「擺爛的藝術」。放手擺爛對Sandy的性格來說,根本是天方夜譚,她得要真的夠信任上帝,跟上帝關係夠緊密,才能達到「我不管囉,這是祢要做的事,祢負責」的境界。擺爛的默契,能讓她在實際面對自己不開心的情緒之後,獲得難得的平靜安穩,沉澱再出發,並在現實中看見上帝真實的幫助。

Sandy領受到的上帝不只是父親,更像情人,「平常忙自己的,但需要的時候,情人就必須在那兒!」又寵又疼,在神眼中妳的價值永存,「我覺得這是上帝非常有魅力的地方。」在情人眼中,祂寵妳疼妳,妳是珍寶。閃著慧黠的眼睛,她坦言狗急跳牆時最會找祂:「當人在狗急跳牆時會找的對象,就是心底最倚賴的。」

 

金鐘光環 不是開心,而是挑戰的開始

Sandy26歲時,主持綜藝節目3個月,即以「最資淺得主」的姿態獲得廣播電視圈,最高榮譽金鐘獎的綜藝節目主持人獎。「從知道入圍的那一刻起,就充滿害怕,我到底憑什麼啊!?」Sandy完全清楚得獎不是因為她厲害,「我深深記得聖經中五千兩的故事:多給的多要。所以一點都開心不起來,得了這麼高的榮譽之後,往後的十年、二十年,會是什麼帳等著我交還呢?」還好她明白,神開路,跟著走就對了,相信良善的神必有超乎所求所想的計畫與驚喜。

進演藝圈4年,Sandy看見「這其實是一個被放大檢視的行業」,藝人比較容易遇到的困難和試探反而是:「當我很不好,卻說我很好。有事裝沒事,也是一種謊言。」然而上帝總能給她出人意外的想法和回答,以取代真實的回應,「媒體不一定得到『想要的』,卻能獲得『好交差的』!」

 

確立價值再追夢  勇敢對夢想負責

在職場看過太多自我形象、自我價值崩潰的人,Sandy直言:「搞清楚你的價值,再去追求你的夢想,否則你的夢想很可能毀掉你的價值,因為比你和我厲害的人,多得是。」身為基督徒,她知道自己的價值,不在掌聲裡,不在獎杯裡,不在人的眼裡,是在神的創造裡。而神定義的價值,誰也奪不走,這是她能夠在螢光幕前自信前進,最大的放心。

相關文章

2025.04.22
《週報選文》重修城牆—生命修復之旅
我在2010年蒙召進入靈糧神學院就讀道學碩士,並在2014年畢業。到了2020年底的跨年禱告會,領受了「重修城牆」的異象。2021年就在妻子的鼓勵下,報考了靈神牧靈諮商科,錄取當下最感恩的就是能夠重回靈神這個溫暖的大家庭,同時展開一段重建與修復生命的旅程。 回到起初的愛–從「和解」到「和好」 雖然父親已在2007年回天家,但我一直對父親早年為朋友作保的事耿耿於懷。進入牧靈諮商科就讀後,...
2025.04.08
《週報選文》與神同心,與人同行:牧靈的內外兼修之旅
畢業在即,回顧在牧靈諮商三年半的時間,從一個輔導諮商的小白,成長到現在有能力做一對一諮商,以及夫婦協談,是我就讀牧靈諮商的最大收穫。在這裡我得到內外兼修的訓練,不僅僅是學到諮商輔導的技術,在心性上也得到轉化與蜕變。  牧羊人的外功與內功 超過三十年的信仰生活讓自己在各種課程、特會及醫治下,生命有得到很多的突破與成長。但是在我身上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對他人也起相同的作用,因此在關顧輔導他人上我遇到瓶頸,...
2025.03.27
曾是隨時會死的病患,如今找到天上的家
「這個孩子,應該養不活啊!」 這是記憶裡,爸爸對我說過的、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評價。身為家中第五個孩子,我的出生,只為父母帶來負擔,尤其十歲那年,我們家破產了,錯誤的自我認知和過度的生活壓力,漸漸地,我真的成了好像隨時會死的人:慣性中耳炎、長期眩暈症、內耳因高燒受損,更曾十天內車禍三次,導致尾椎肌腱炎纏身多年。 因此,在遇見上帝之前,我是靠著意志力「選擇」活下來的:我努力活得更好,努力不懷疑自己,同時...